新闻动态

本刊召开“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

2022115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办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学术期刊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召开。中宣部出版局、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领导,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庆伟出席会议。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广州等高校的学报主编,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人民论坛》《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报刊主编与总编辑参加研讨会。


会议现场

孙庆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对思想理论界更是如此。这就进一步要求学者从象牙塔式的学术研究转变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发展,心怀“国之大者”的学术研究。北京大学有创办社会科学名刊的历史传统,今天的《北京大学学报》继承和发扬了北大优良的学术传统,创刊67年来,在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教学、资政育人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良好声誉。未来,学报要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增加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发挥更加突出的引领作用。

中宣部出版局期刊处一级调研员杨震林在讲话中指出,全党、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其中学术期刊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学术期刊要通过主题宣传和选题策划来发挥引领学术、服务学术、团结学者的作用。教育部社科司教学与出版处四级调研员潘红涛指出,《北京大学学报》作为历史悠久的一本综合性、高品质学术期刊,始终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多年来在学术创新、主题宣传、自身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高校学报的旗帜。此次研讨会聚焦自主性知识体系的建构,抓住了新时代期刊发展的核心使命和中心任务,充分体现了学术期刊的政治自觉、学术自觉与使命自觉。《北京大学学报》主编孙代尧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研讨会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背景下召开,有特殊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全面现代化意味着系统有机的整体现代化,而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知识体系是衡量整体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一个现代化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也必然是中国的文化复兴、学术复兴的过程。新时代高品质学术期刊的发展,有赖期刊编辑、理论研究者、期刊评价和二次文献机构等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学术中国共同体。

在研讨环节,与会人员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一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指导意义。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的核心要义是中国自主,包括文化自主,要发展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术期刊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自觉地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方向和主心骨。二是关于如何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学术期刊体系。与会专家认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一个遵循学术发展规律的自然过程、一个主体的自我觉醒的过程、一个奋发有为的创造过程,需要和具体的学科、领域、话题相结合。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原创性为灵魂,与传统相对接,面向中国经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要对中西方学术、文化思潮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实现本土化,需要把握好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国外知识体系的关系。三是如何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时代的主题、实践的主题,融会贯通到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去。与会者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系统论述,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方向。现代化和现代性仍然是哲学科学研究的一门显学。学术期刊需要进一步组织议题,从各个学科研究现代化多样性、人类文明形态多样性问题,探讨本土化学术转型等。在学理阐释上,需要把握好方法和角度。四是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转型过程中,需要多刊发原创性成果,回答并解决中国问题,彰显学术期刊的当代意识和现实关怀。一代有一代之学术,对有些正在产生的新问题,既向传统投去眼光,同时使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研究,增强当代意识和现实关怀。学术期刊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学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学术期刊要主动承担责任,注重原创性成果的刊发,引领学术发展。学术期刊要关注新课题、新方法、新理念,推出有思想穿透力、思想担当的精品力作,拒绝平庸之作、低俗学风。另外,与会者还讨论了高校学报如何提高国际化传播水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等问题。

本刊常务副主编刘曙光编审主持了开幕式和会议研讨,主编孙代尧教授作了会议总结。




发布日期: 2022-11-01    浏览: 1217